top of page
2 Kings 11-25

Beginning Again with a Child King & The Long Reign of  (2Kgs 11:1-12:21)
列王紀下 11-12 
約阿施在猶大做王                       
地理:猶大

列王記下 11: 1-3
歷史:亞她尼雅弄權
文化:亞她利雅處決的人:亞她利雅雖然是太后,享有「統治者」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殺盡上一個王朝的全體成員是當時一個比較普遍的做法,在以色列和古代近東都很常見。新王登基時剷除所有王室的競爭對手,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中有極多的例子。

列王記下 11: 4-21                       
歷史:對亞她利雅發動政變       
地理:11:6 蘇珥門,位置不詳;衛兵院的後門,可能是在南面的牆,這強把聖殿和王宮分隔。

列王記下 12: 1-3                   
歷史:約阿施作王                      
地理:耶路撒冷

列王記下 12: 4-16
歷史:約阿施重修聖殿
文化:12:4 
1、身價 以色列男丁屆滿20歲時,就有義務服兵役一年,並奉獻半個捨客勒給聖所(出30:11-16);
2、守門的祭司,負責把守門口,防止有人亂闖聖所的三位祭司,把奉獻給耶和華的銀子投進箱內;
3、王的書記,可能是當時級別最高的官員之一,負責抄寫及行政管理;
4、古代近東修復關宇的觀念無論是在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還是以色列。廟宇聖殿都是文化、經濟、社會的中心。它是城市守護神明的居所,因此被認為是神祇臨在之處。「照顧餵飼」神明是城市統治者的責任。神像需要每天沐浴、穿衣、餵飼。對君王來說,維修神标的居所與軍事上的勝利同等重要。亞述和巴比倫無數建築物的碑文,都以君王重修某某神明的廟宇為他虔誠的證據。同樣重建或修復耶和華殿的人,也得到這種虔誠的名聲。修復包括實際和禮儀兩方面。荒置廟宇的建築需要整修,或有遭竊的陳設和器皿須得復原。金器和牆上所貼的金箔可能也要重新設置。然後需要執行適當的儀式,使廟宇恢復聖潔。最後它又需要人力物力上的供給,才能正常運作。

列王記下 12: 17-21
歷史:戰敗及統治結束               
地理:迦特:非利士人的五個大城市之一,以前屬於猶大領土範圍。
           代上18:1;代下11:8-10);米羅宮:所羅門重修的建築物,位於耶路撒冷「米羅」或耶路撒冷的另一個地點。


Kings, Prophet, and War in the North (2Kgs 13:1-25)
列王紀下 13:1-9
約哈斯在以色列作王
歷史:便哈達:便哈達三世,列王記上15章為便哈達一世,王上20章,王下6:24為便哈達二世。


文化:1、亞舍拉:耶洗別引入立在撒馬利亞的偶像,是迦南人和的崇拜和以色列人在邱壇和城內神廟進行的混合宗教崇拜。至於是象徵性的                  木柱,還是女神雕像(如圖),仍未有定論。作為伊勒神的伴偶,亞舍拉是很受重視的女神。在烏加列文獻(主前1600~1200年)                  也曾提及對她的崇拜。
            2、五十兵馬,十輛戰車,一萬步兵在當時的軍事規模中是無法迅速對抗軍事危機的。

神學難題:Q:13:5節中的拯救者是誰?
                    A:如士師一樣,神賜給以色列臨時拯救她們的人,但具體是誰聖經並未提及;不過有學者認為是以利沙,或其他君王。

列王紀下 13:10-25 
約阿施在以色列作王
歷史:13:13,耶羅波安指耶羅波安二世。2、與亞蘭的接觸:經文在此與亞述的史料相吻合,阿達德尼拉里三世立了幾個紀念碑,都描述他攻擊了大馬色和阿爾帕德,並且向他們收納貢物。按照里瑪遺址出土的石碑記載,以色列王約阿施也有朝貢給亞述人。

文化:箭的象徵:以利沙的動作雖然與以色列的法術手法有些相似,並且沒有指名提及以色列的神,神的旨意依然隱然見於本段之中。
            美索不達米亞的法術儀式雖然經常使用弓箭,這似乎是效仿箭卜術的儀式,但史料中卻無例證。

神學難題:Q:為什麼以利沙向約阿施發怒?
                    A:可能有人會覺得以利沙沒有事先告訴約阿施用箭擊地的意義就對他發怒是很不公平的。
                          但在前文我們可以看到以利沙已經將箭的用意告訴他了(射箭,十三15-17)。
                          只要約阿施人在心在,他應該可以馬上領會以利沙的意義。
                          即使他不知道次數的意義,但根據前後的事件也應該可以知道這件事情與戰勝亞蘭的關係。
                           但當時的情形,以利沙卻是毫不在意。

 


On Amaziah and Jereboam II (2Kgs 14:1-29)
列王記下 14:1-22
亞瑪謝在猶大作王

                 列王記下 14:1-7
                 歷史:作王

                 列王記下 14:8-16
                 歷史:挑戰約阿施

                 列王記下 14:17-22
                 歷史:被殺
                            十六歲:亞撒利雅肯跟在父親被擄往撒馬利亞時登基,所以父子的統治時期有所重疊。
                 地理:以拉他:是一個海灣,當初由所羅門為促進和周邊國家的海上貿易而建立。
                            由於亞瑪謝打敗以東人,他的兒子亞撒利雅得以重建,再次用作猶大的港口

列王記下 14:23-29
耶羅波安二世在以色列作王
地理:哈馬口:以色列領土最北的地方。
            亞拉巴海,即死海。
          「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即在以色列東面由北至南的整個遼長的地帶,
             包括了約旦河東的地區。這樣耶羅波安二世就「收復以色列的邊境」,也脫離了亞蘭人的壓迫。
文化:塗抹:在古近東,人們習慣把石碑上的名字抹去,然後另外刻上一個名字。同樣的,人們也習慣把蒲草紙上的字洗掉,
            然後再在上面書寫。
神學難題:Q:十四25的約拿是哪一個約拿呢?
                    A:這裏的約拿正是約拿書的約拿。原來約拿在約拿書所記述的事奉以外,在以色列本地還有服事,
                           就是向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宣告神要藉著他拯救以色列人。至於他是先去尼尼維還是後來,經文沒有交代。有學者認為,
                           約拿先去了尼尼維,這樣一來緩和了亞述和以色列的關係。


Two Judean Kings, a Series of Northern Nondescripts (2Kgs 15:1-38)
歷史:主前8世紀,亞述對以色列發動侵略戰爭,是整個以色列歷史的最大創傷。亞述人的餐促戰爭方式,有賴於龐大軍隊和一隻高效率的工程軍師團,他們懂得怎樣使用世上首批攻城掠地的優越武器。並且,不但如此,最要命的是亞述採用心裡威嚇戰術,例如殘酷的把屍體釘在木樁上,把頭顱堆積成山,把俘虜活活剝皮。亞述人隊以色列人和猶太人的血腥圍攻,造成了極大的恐懼。

地理:得撒:得撒是耶羅波安王的住處之一,大概從巴沙王開始,更成為北國的首都,直到暗利遷都到撒馬利亞為止。
         (王上十六24)這地高度適中,水源可靠,且處於商道的戰略性位置上,並且很容易可以約旦河渡口。
           城門和防禦設施時重建於中銅器時期遺址上面。示撒入侵巴勒斯坦時,攻取城市的名單中便有此城,足以看見其在政治上的地位。

列王記下 15:1-7
亞撒利雅(烏西雅)在猶大作王
文化: 大麻風:馬里王雅頓林咒詛所有褻瀆他所奉獻之廟宇的人,要他們患上大麻風。可見在一般人心目中兩者是有關聯的。
            古代近東語言的研究學者經常認為翻譯為「大麻風」的字眼,正確的翻譯應該是「皮膚損害」,或著可以用比較不專業的
          「鱗屑狀皮膚病」。這些皮膚上可能會有發腫、流膿、或有鱗屑的問題。巴比倫人同樣視為不潔,有看為是神明的懲罰。
            亞撒利雅究竟是因為患病還是因為儀式性的隔離,似乎後者更為合理。

列王記下 15:8-12
撒迦利亞在以色列作王

列王記下 15:13-16
沙龍在以色列作王
文化:「把孕婦剖腹」:剖開孕婦甚少出現於史料中。按照一首讚美戰功的詩歌,亞述王提哥拉比巤色一世有此作為。
            新巴比倫帝國有一首輓歌也有此行徑。

列王記下 15:17-22
米拿現在以色列作王
歷史考古:亞述碑文中的米拿現:亞述年表描述米拿現和其他地區的君王,一同向提哥拉比巤色三世繳納極重的貢禮。
                   他的名字也出現在另一座亞述石碑上。
文化:五十舍客勒:這是一個高的價格。根據古代亞述城市寧錄的經濟檔案所見,當時每個奴隸平均身價才不過這個價錢。

列王記下 15:23-26
比加轄在以色列作王
文化:十五25:衛所:在這裡似乎特別指王宮內的一個建築物,這個建築物可能是某個防禦工事。
            亞述君王建築的大型宮殿經常被稱為「王的壁壘」。這些防禦工事能夠在城被攻破或發生叛亂時,在城內提供可供防守的陣地。

列王記下 15:27-31
比加在以色列作王
歷史考古:比加和亞述的戰役:亞述王提哥拉比列色三世的年表稱為比加為帕卡哈。年表宣稱以色列人推翻比加之後,何細亞需要向其進貢。                    夏瑣已出土的一個水壺的把手殘片也有提及比加的名字。

列王記下 15:32-38
約坦在猶大作王
歷史考古:立汛:亞蘭最後一位君王。


Ahaz as a Willing Accomodator (2Kgs 16:1-20)
列王記下 16:1-20
亞哈斯在猶大作王

                列王記下 16:1-4
                歷史:統治情況

                文化:「焚燒他的兒子為祭」:獻兒童作急務的殘忍暴行常見於猶大鄰邦,但猶太法律明文禁止。
                            亞哈斯並非唯一把兒子獻祭的猶大君王,但這裡是聖經中第一次提到以色列人(猶大人)獻自己的兒女。
                            在亞述的經濟文件的條款包括「將孩童獻給辛神」。「邱壇和青翠樹」,在聖經中並沒有提及其他猶大君王在邱壇崇拜,
                            只將之列為猶大百姓的行為,但在此處卻是亞哈斯主導的。

                列王記下 16:5-9
                歷史:亞哈斯與亞述結盟

                列王記下 16:10-18
                歷史:亞哈斯敗壞敬拜
                文化:大馬色的壇:亞哈斯仿照大馬色祭壇的理由似乎不是出於亞述的壓力,而是由於這壇給他的印象。
                           按現有史料記載,亞述當時並沒有強迫藩屬崇拜其主神的亞述習慣。

                列王記下 16:19-20
                歷史:亞哈斯統治結束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Kingdom (2Kgs 17:1-41)
歷史:北國滅亡

列王記下 17:1-6
何細亞在以色列作王
歷史考古:1 、撒曼以色:撒曼以色五世,繼提哥拉比列色三世作亞述王。
                    2、圍困三年:亞述人於主前724~723年抓了何細亞,即發動圍攻。
                          在此期間,撒曼以色五世逝世,由薩耳根二世繼位,他把撒馬利亞百姓擄走。
                    3、一份「巴比倫列王記」中提及撒曼以色五世攻破「撒馬拿現」城,我們可以相信那就是攻陷撒馬利亞城。
文化:十七6(擄走,外遷政策):外遷政策在當時的亞述已經幾乎有四個世紀之久。薩耳根自詡外遷了27290人離開撒馬利亞。外遷政策的用意是要令被征服的民族失去一切值得保護的東西,這些失去故土、國家,民族意識受到損害的人,不會爭取自身的獨立性。這些人大多是王氏家族,對於大多數的農民,亞述故意讓他們留在原地耕種。

列王記下 17:7-23
以色列人被擄的反思
文化:十七11:燒香,在聖經以外燒香有許多不同的用處。腓尼基人燒香來處理君王的屍體,預備他進入來生。在比布羅斯的一個碑文裡,君王自述躺臥香中。嘉南的烏加列耶在死人的祭儀中燒香,美索不達米亞則在奉獻和挽回祭中燒香。他們相信能把祈禱送達神前,神明就會吸入馨香。但這些在聖經中都是受到譴責的。

列王記下 17:24-41

亞述人的遷徙政策

歷史考古:薩耳根三世期間的亞述碑文指出新居民是以亞述人的身分課稅。

文化:1、神所差遣的獅子:四處蹂躪的野獸被視為神明所降下的懲罰的典型代表。早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吉加墨斯史詩》,神祗伊亞已經譴                     責恩里勒神,他們他不派獅子蹂躪人間,反而使用洪水。除了野獸之外,神明更使用疾病、旱災、饑荒削減人的數目。獅子、狼在                     遍地遊行,是亞述時代凶兆所帶來的常見威脅。同樣,被野獸所殘害也是違反條約的咒詛之一。
            2、古代近東大部分民族都相信神明各自有涇渭分明的地域轄區。並且古代近東的多神觀念是個神明數目沒有限制的系統。薩耳根在此                    實行的宗教混合,是要削減民族意識的影響力。

            3、美索不達米亞的史料中並沒有叫疏割比訥的神明。匿甲師美索不達米亞之瘟疫和陰間的神,古他是其首要祭祀中心。亞示瑪之名出                    現在阿拉伯之特馬的碑文,和一些亞蘭語的人名裡面,然而現金對他一無所知。匿哈和他珥他分別被考證為以攔神祗伊布納哈札河                    迪爾塔克。學者認為,亞迪米勒就是阿迪爾彌勒。阿迪爾市個稱號,意即「大能者」,可以用作稱呼巴力,也可以稱呼耶和華。米                    勒是「王」的意思,可指作王之神。亞拿米勒據信是迦南女神亞拿特和米勒的綜合體。現時對這兩個神明所知甚少,但部分學者認                    為他們和摩洛有關。


Hezekiah’s Reform and the Assyrian Threat/ A Final Threat and Complete Deliverance

/ The End of Hezekiah: The Long-Term End of Jerusalem (2Kgs 18:1-20:21)

希西家在猶大作王

列王記下 18:1-4
歷史:開始統治
​歷史考古:西拿基立作在寶座上
文化:廢去邱壇:不同於早前諸王。
神學難題:Q:希西家可以打碎神吩咐摩西製造的銅蛇嗎?
                    A:希西家在整治宗教的時候,廢去邱壇,砍倒木柱,
                        也「打碎摩西所做的銅蛇」。
                        這個銅蛇就是摩西在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所造的。
                        希西家在開始改革前,人們「仍熱向它焚香」,向它竟比啊,
                        人們稱它作「尼忽士但。
                        但是對於對這條蛇的敬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肯定不是從造的時候開始,
                        因為摩西會阻止他們敬拜銅蛇。
                        大概是在希西家在位多年之前,
                        在以色列民中迷信盛行的時期(也可能是在所羅門後期)。
                        但學者認為,當時打碎的銅蛇並不是摩西當年所創的那一條,而是之後在迷信的年代中,人們因想起銅蛇事件而造的一個偶像。                         所以,這裡所說的「摩西所作的銅蛇」,意思不過是說希西家打碎『人們說是摩西所造的那一條』

列王記下 18:5-8
歷史:概述
歷史考古:希西家反抗亞述,可能包括停止向亞述進貢。
地理:加薩:加薩接近地中海岸,所以希西家已深入非利士領土

列王記下 18:9-12
歷史:撒馬利亞淪陷

列王記下 18:13-16
歷史:西拿基立侵略猶大
歷史考古:按照西拿基立的碑文,希西家進貢了金子三十他連得(約一噸),銀子八百他連得(約二十五噸)。
                   亞述文獻更佳詳細,宣稱希西家必須獻上他的兒女、妾、男女樂師、象牙、象皮,和其他物件。
地理:猶大的一切堅固城:西拿基立的年志記載它進攻腓尼基、猶大、非利士城和埃及,他聲稱攻陷46個城市及無數的小村,還把希西家王囚在耶路撒冷,像一隻籠中之鳥(見又圖),但年志中並未提及如何佔領耶路撒冷。
神學難題:希西家嘗試以巨額補償,說服西拿基立退兵,他企圖以聖殿和供電的財寶去動搖外邦君王的侵略行為,此舉是違反神的旨意的。他跟從亞撒和雅哈斯的做法。西拿基立的年志證明了希西家進貢給亞述王。


列王記下 18:17-37
歷史:耶路撒冷受攻擊
文化:1、王下18:32: 亞述擅於採用心裡威嚇戰術,
              亞述王說這些話是模仿神賜給以色列民應許之地的禮物
           (如葡萄樹語無花果便象徵當時神的祝福)。因此亞述王想要以他的禮物代替神的禮物。
           2、對話的語言:亞述人其實有自己的文字亞述文,就像巴比倫有自己的巴比倫文一樣(兩者可同被統稱為亞甲文),只是在不同的時                 期有不同階段的亞述文或巴比倫文。亞甲文也曾經是當時國際間一種同行的語言。做一國的書記或史官都必須學曉亞甲文。但大約在                 主前七至四世紀,亞蘭語逐漸成為新的國際語言,代替亞甲文的重要性。
              這個時期的亞蘭語被稱為古典亞蘭語或帝國亞蘭語,是在新亞述帝國,巴比倫帝國和波斯帝國時期在近東國際間通行的語言。


列王記下 19:1-37
歷史:耶和華的拯救
地理:立拿:一個非利士邊境外的城鎮,在亞實突東南約20公里。在西拿基立的年志中,
            他訴說了如何迫使希西家釋放囚在耶路撒冷的以革倫王。
           19:29,農業事業:本節顯示農田已被亞述軍隊蹂躪不堪。且亞述年表又充足的證據,證明他們是故意摧殘敵國的農田。
            提哥拉比列色三世的辦法就是砍伐它周圍的果園。
文化:1、十九23,砍倒黎巴嫩的香柏樹:穿越難行的山隘,砍倒高大的樹木,以食水供給軍隊,是主前九世紀至第八世紀的亞述年表一再出                 現的題材。西拿基立自稱曾經砍伐黎巴嫩的香柏樹,用來建築尼尼維的王宮和政府大樓。以賽亞在此變換措辭,意指亞述王的自誇。
            2、十九28,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把嚼環放在你的嘴裡:這是亞述人對待戰俘的習慣動作,把他們當作沙漠商隊中的動物。這意象在               亞述文學和圖像中也有對應的例子。敘利亞津吉爾利一個石碑繪以撒哈頓用繩拉著穿在唇上的環子,拖帶掃羅的巴力和埃及王特哈                     加。亞述巴尼帕又自稱曾用尖利的工具,刺穿嗚阿特的臉頰,把環子穿在他的臉頰上。在這裡,以賽亞模仿嘲諷亞述,,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神學難題:耶和華的使者是誰?答:使者可看作是一種毀滅工具,不一定是某一個有形的人物。在當時的文獻中,也有關於神明剷除敵人的紀錄。在亞述巴尼帕的一個碑文中宣稱,阿拉伯文那個烏艾特因為沒有遵守約中條款,全軍被瘟疫神埃拉擊倒。


列王記下 20:1-11
歷史:希西家病癒
歷史考古:二十11,亞哈斯台階:可能是一種日晷。苦難古卷中的以賽亞書三十八8將本節寫作「亞哈斯屋頂房間的日晷」。一座埃及出土的房屋模型有兩段用來顯示時間的階梯,所以根據的可能是類似的概念。但另一個方面,這也可能不過是通往屋頂或上層建築的梯級,在每日某些十分可以看見影子而已。本節的經文沒有明言這建築的用處是顯示時間。如果真的是記時裝置的話,本節就是這種裝置在舊約的唯一記載。舊約世界從巴比倫到埃及都有日晷的記載,考古證據可以上溯到主前十五世紀。
文化:二十7,無花果餅:在烏加列,無花果餅可以是佐料,也可作藥用。後期的猶太拉比文獻和古典史料都表達了無花果具有藥性。膏藥有時是供診斷而非藥用。藥劑敷上一兩天後,便可檢查皮膚對藥物的反應,或藥物對皮膚的反應。艾瑪爾某個醫藥文獻,就提到了如此使用無花果或葡萄乾的處方。這種藥劑有助於診斷如何治療病人,以及他是否痊癒。

神學難題:Q:二十1的那個時候是哪個時候?是否跟前後的時間衝突?
                    A:有證據顯示希西家生病和接待巴比倫使者(12~19節)的事,是在主前701年亞述入侵發生之前。
                        據巴比倫文獻記載,巴拉但死於主前703年,由於希西家死於主前606年,神多給他15年,
                        那麼他患病的時間應該是主前702年。這裡的經文次序應該是根據主題而定,而不是根據時序而定的。
                   Q:為什麼希西家說「日影向前進十度容易」,而向後難呢?
                   A:希西家衡量過以賽亞所提出的兩個可能的徵兆之後,選擇日影相後退十度。其實從人的能力角度來說,
                        無論前行還是後退都是難事,都是不可能的。所謂難易,是指希西家從當時普遍常理來說的,在太陽向前行的時候
                     (這是當時的科學觀念)要它再行的快一點(向前進)是比較容易的;但要讓太陽往後退,那就是比較難的事了。


列王記下 20:12-19
歷史:巴比倫來訪

 


列王記下 20:20-21

歷史:結束統治

歷史考古:20,挖地、挖溝、引水入城:希西家在亞述入侵之前,改良了耶穌撒冷的供水系統。1880年,這隧道的碑文被發現,碑文是慶祝這項偉大的工程落成(見右圖),引水管引自城牆外的基訓池。


Manasseh and His Son (2Kgs 21:1-26)
列王記下 21:1-18
瑪拿西在猶大作王
歷史考古:烏撒的園:位置未能確定,部分學者臆測這園子是在大衛城東,西羅亞村的墳場裡面。
                  但烏撒肯跟是患了大麻風的猶大王烏西雅的簡稱。這可能是他的私人園子。
文化:13,準繩和線砣:這是古代近東各處用來建築泥磚房屋的常見工具。測量地皮的也是準繩。
           總建築師用錫或石塊作為墜子的線砣,來檢驗房屋是否合格。

列王記下 21:19-26
亞們在猶大作王
歷史考古:亞們臣僕的背叛:根據其於史料的記載,亞們作王兩年之後就找來怨尤,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的原因,但根據有關當時的國際形勢的記述來看。國際間的政治形勢加重了宮中的權力鬥爭。主前642~639年,亞述帝國在有多方的動亂,亞述巴尼帕王要施以重壓。在不同的政見中,想必也為亞們之死加了許多危機。


Josiah, Man of Torah (2Kgs 22:1-20) The Rule and Death of Josiah (2Kgs 22:1-23:30)
列王記下 22:1-23:30
 

                列王記下 22:1-2
                歷史:統治開始

                列王記下 22:3-20
                歷史:重修聖殿
                歷史考古:希勒家:這個人不可能是耶利米的父親希勒家,而是另一位希勒家,是大祭司西萊雅的祖父。
                地理:第二區,可能是耶路撒冷西部山區一個新發展的住宅區

                列王記下 23:1-20
                歷史:改革
                地理:1、迦巴到別是巴:迦巴是與猶大最南邊的別是巴相對的城市,這句話顯示約西亞在猶大全境中清除了一切偶像崇拜的活動。                               2、城門旁的邱壇:但城的柱像是在城門口內的神廟中發現的,並能清楚的看見有獻祭的痕跡。
                                學者相信這些柱像是代表某些被以色列所攻取的城市的神明。
                            3、列王23:10,陀斐特:是以兒童為祭物獻給摩洛神的祭祀場地。這個字的希伯來字眼大抵是指放置兒童的火場。
                            4、列王23:12,亞哈斯樓頂:樓上的房間,常用做聽政室。
                文化:1、長老:長老是早起的以色列支派組織中的要角,他們到了王國時代仍然有其功用。得到授權治理地方性社團的長老,
                               在王國的政治領導上依然扮演一定的角色。巴比倫城市的長老同樣扮演著維持穩定和在社群中指定法律等有限角色。
                               但這些人並不主動干預超正,因為控制國家權力基礎、經濟、軍隊的,都是中央政府的君王。
                            2、公開宣讀:即時在發明字母之後,古代近東大部分人仍是文盲,因此公開宣讀文件有其重要的功用。
                               亞述史料記載傳令官在城門口向群眾宣讀王室的公告。
                            3、列王23:6,把灰撒在民平的墳上:烏加列文獻中也曾使用「燒、磨、撒、喝」四部曲作為一個神祗被徹底毀滅的表示——                                每個具有破壞性的工作都已經展開。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對偶像而言是最終極的污衊。
                            4、孌童:「孌童」一語在希伯蘭原文的意思是「稱聖的男子」。現時對這習俗所知甚少,但按照被譴責的程度而言,
                               很可能和祭儀娼妓有關。烏加列語言中也有同樣的同源字眼,但其功用也不明確。在亞喀得語中指具有特殊地位的女子,
                               在廟宇中擔任特定的職位,如收生婆、乳母、奉獻在廟宇中事奉的人,但這些都沒有和性慾相關。
                            5、為亞舍拉織帳子:這些女子所做的顯然是為裝飾亞舍拉的,紡織衣物給偶像穿著是美索不達米亞已知的慣例。
                            6、污穢邱壇:在聖地執行遭禁的儀式會使聖地污穢。導致其他神祗廟宇污穢的動作可能與利未記記載的不同,
                               但也會有一些共通的行為,能夠產生誤會的效果,聖地如果被當作墳場或廁所,就會永遠污穢。
                            7、向日頭所獻的馬:亞述在重要儀式中使用白馬,其諸神系統中最重要神祗亞述神和辛神都與之有關,
                               白馬要在某個神祗的腳前奉獻。並且,好幾個亞述神祗在節期之時都要乘坐馬車。在亞述神話中,
                               太陽神乘坐馬車橫越天際。本節從混合宗教的角度看,耶和華大概被人當作太陽神崇拜。
                               或者在以色列之外的鄰邦一些會認為太陽是神。並且,在考古中發現了一些有日輪的鐵器時代的馬像,
                               和刻在他納出土的祭祀台上的一匹背著日輪的馬。
                            8、將人的骨頭充滿那地方:將人的骨頭堆放在哪裡大概是防止有人嘗試撿回這些東西。其根據是觸摸屍體的禁忌。
                            9、將人的骸骨取出:約西亞在此是應驗王上十三2的預言。無論是美索不達米亞還是以色列,
                               十惡不赦的罪犯皆不得埋葬,其屍骨不是火燒就是被棄於野外,這是最悲慘的命運,因為他們相信靈魂和肉體是不可分的。                                屍骨一旦被毀,這人也將不復存在。

                列王記下 23:21-27
                歷史:逾越節

                列王記下 23:28-30
                歷史:統治結束及尼哥之戰                

                歷史考古:此時,亞述帝國已經開始沒落,巴比倫興起,法老尼哥可能正在幫助亞述對抗巴比倫。

Four Pitiful Kings & The Final Humiliation (2Kgs 23:31-25:21)
列王記下 23:31-35
約哈斯在猶大作王
地理:哈瑪地的利比拉:是敘利亞加地斯附近的行政軍事重地。
          主前八世紀時,亞述曾在此地建築城堡,後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以之為西方戰線的大本營。
文化:二十三34,更改名字:改名字與向新宗主效忠有關,亞述諸王也有這個習慣。

列王記下 23:36-24:7
約雅敬在猶大作王
歷史考古:據巴比倫文獻記載,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赫狄地區」,其中包括猶大。

列王記下 24:8-17
約雅斤在猶大作王
歷史考古:597年耶路撒冷之圍:迦勒底人在主前597年攻打耶路撒冷,作為對猶大叛亂的回應。
                   按照《巴比倫年鑑》的記載,圍城的時間是三個月,大概正式約雅斤作王的時期。
                   城這麼容易被攻取可能是因為當時是冬天,糧食短缺,人口眾多
文化:1、約雅斤被囚:猶大迅速投降可能是因為巴比倫人頗為寬容的對待他們的原因。亞述和巴比倫對待叛盟國王的慣例就是把他們外遷。                   巴比倫認為,他們是違背效忠誓言的統治者,應當予以適當的懲罰。征服者通常會令立尊重他們利益的人為王,這人同場來自同一王                 族,為百姓在政權交替上保持一定的連續性。
            2、外遷:現存的巴比倫文件並沒有發現提及相關的外遷政策,但可以假定它們是字啊某個程度上承襲了亞述的政策。一般的政策是擄                   走有權勢的人和熟練的工匠——在巴比倫可以低價僱用他們。3、更改名字:根據《巴比倫年鑑》,尼布甲尼撒二世揀選之人是一個                   「合他心意的人」,換言之這是一個已經被巴比倫人「馴養」的傀儡。同樣的,他們取得名字也是對他們有利的,不會激起暴亂,
                所以是一個希伯來語的名字。

列王記下 24:18-25:21
耶路撒冷淪陷

歷史考古: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可能是受到埃及法老王合弗拉的慫恿。

地理:耶利哥平原:是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的路,耶利哥位於約旦河裂谷的平原地帶,是耶利哥城冬眠乾旱平坦的空曠地帶。
           所以沒跑多遠就沒捕獲。
文化:弄瞎西底家的眼睛:在古代近東的戰爭與奴役貿易中,弄瞎眼睛來懲罰背叛的奴隸是司空見慣的。


Two Proximate Conclusion (2Kgs 25:22-30)

列王記下 25:22-26
基大利被殺
歷史考古:基大利可能是西底家王的臣子,在拉吉出土的一個主前七世紀末的印章戳記,上面有「王室家宰基大利是屬」的字樣。
                  但也可能屬於另一個基大利。此外,在亞拉德出土的一塊陶片上也有「親巴比倫黨」的描述。
地理:米斯巴:作為猶大殘存部分首都的米斯巴,是耶路撒冷北面月八公里外的地方。
           在此處圖的文物中,包括一個屬於「王的僕人亞撒尼亞」的印章,這人可能就是23節中的亞撒尼雅。

列王記下 25:27-30

約雅斤獲釋

歷史考古:約雅斤被擄後37年是主前560年,以未米羅達統治巴比倫。他賜給約雅斤「座中之座」。
                  在恩格爾稜柱上紀錄著不同的王的名單,在巴比倫的食物配給名單中也有約雅斤。

 


Resources: 環球聖經公會。研讀版聖經——新譯本。第二版。香港:環球聖經公會,2011年。
                       華爾頓(John H. Walton),麥修斯(Victor H. Matthews),夏瓦拉斯(Mark W. Chavalas)著。《舊約聖經背景註釋》。李永明,
                       徐成德,黃楓皓譯。台北:校園,2006。
                       李保羅著。《列王記(三)》。香港:天道,2003。 李保羅著。《列王記(四)》。香港:天道,2003。



 

bottom of page